NEWS新闻中心

肝病患者科学运动指南:护肝安全方案,提升代谢功能!

2025-09-11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肝病患者的运动得既安全又有用。有研究显示,选对运动方式能改善肝脏的血流和代谢功能,但一定要跟着医生指导来。

运动类型:优先选低冲击的,减少肝脏负担

肝功能不好的人,最好选「闭链运动」——就是关节两端都固定的匀速持续动作(像走路、骑车这类),能降低肝脏的代谢压力。比如水中运动(游泳、水中慢走),有临床数据说能让肝硬化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提升12%;太极、八段锦这类传统功法,还能同时改善心肺功能和肝脏供氧。要注意,运动前、后都得做10分钟动态热身(慢走、活动关节)和冷身(拉伸),避免身体血流突然波动影响肝脏。

运动时段:饭后1小时+晚上7-9点,更利肝细胞修复

根据生物节律研究,晚上7点到9点,人的核心体温会稍降,压力激素皮质醇也处于白天较低水平,这时候运动更利于肝细胞修复。建议选「30分钟有氧运动+10分钟拉伸」的组合,而且要等饭后1小时再开始——这时候锻炼能让肝脏血流量增加21%,帮助营养吸收和代谢。别在凌晨或深夜运动,不然会打乱昼夜节律,影响肝脏再生。

运动强度:用「谈话测试」判断,3种情况立刻停

运动强度可以用「谈话测试」衡量——能正常聊天但没法唱歌,就是合适的强度。如果出现以下任一情况,得马上停止:肝区隐痛还牵连右肩、运动后心率10分钟都降不下来、第二天静息心率比平时快15次以上。运动过度反而不好,可能诱发内毒素血症,和肠道屏障损伤有关。

合起来才有

护肝运动组合:3步走,帮肝脏「回血减负」

给大家推荐一套三维运动方案,分3步:

  1. 动态预热:做踝泵运动(勾脚、绷脚),配合腹式呼吸(吸气鼓肚子、呼气缩肚子),加快门静脉血流速度;
  2. 核心训练:用阻力带做侧平举(手臂向两侧慢慢抬放),激活腰腹肌肉,减轻腹腔压力;
  3. 恢复性运动:躺着做膝关节屈伸(慢慢弯腿、伸直),帮助肝脏静脉回血。

    临床验证过,这个方案能让慢性肝病患者的6分钟步行距离增加23%,运动耐力明显变好。

禁忌行为:3个误区别踩,小心伤肝

很多人有运动误区,得避开:

  1. 空腹运动:会让血里的酮体变多,加重肝脏解毒负担;
  2. 高温环境锻炼:32℃以上的环境,可能让肝细胞不稳定;
  3. 憋气类动作:比如举重这类抗阻训练,会瞬间升高门静脉压力18-25mmHg,增加食管静脉曲张风险。

个性化方案:按肝功能分级来,别乱练

建议做个「运动-症状监测表」,记录肝区有没有不舒服、静息心率、尿液颜色变化。再根据肝功能Child-Pugh分级(分A、B、C级)制定不同方案:

  • 代偿期(A级):可以骑固定自行车,强度控制在最大运动量的50%;
  • 中度失代偿(B级):推荐坐着用弹力带训练,重点保持肌肉量;
  • 重度失代偿(C级):主要做床边站立训练,每天分几次做,预防肌肉萎缩。

运动不是单独的,得和营养支持、睡眠管理配合起来才有用。一定要在专业康复医师指导下制定周期性计划,每3个月检查一次肝功能和运动耐受性,根据情况调整训练方案——这样才能既锻炼又护好肝。

责任声明:本文仅为健康科普,内容不构成用药或医疗指南,建议出现健康问题请及时就医。

搜索